美国8月出台的新关税政策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,激起全球贸易的连锁反应。
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汽车工厂里,工人们看着生产线速度减半,订单量腰斩的数字让管理层夜不能寐。
马来西亚槟城的芯片制造商正为36%的关税发愁,仓库里积压的货物价值每天都在蒸发。
这场关税风暴刮得最猛的不是别人,正是美国自己。
超市货架上的价签像走马灯一样更换,物价上涨的压力让普通家庭的开支捉襟见肘。
德国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该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跌破70%,创下十年来新低。
东南亚的服装厂正在紧急将生产线转移到墨西哥,跨国企业的搬迁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商品售价上。
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报告指出,全球贸易量在政策实施后两个月内萎缩0.8%,远超此前预期。
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堆积如山,洛杉矶港的待泊船只排起长队,物流延误让圣诞季的备货变得岌岌可危。
欧盟的反制措施来得又快又狠,平均关税从2%跳涨到17%。
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,5月份对美汽车出口暴跌24.7%,丰田汽车不得不临时关闭爱知县的两条生产线。
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对美出口额缩水18%,这些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家庭的生计问题。
世界银行在最新《全球经济展望》中将今年贸易增速预期下调1.3个百分点,报告特别指出保护主义政策造成的损失需要三年才能恢复。
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显示,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已使普通家庭每月多支出87美元。
汽车零部件价格普涨15%后,电子产品也开始跟风调价。
深圳华强北的商户们发现,库存周转周期从45天拉长到68天,资金链绷得像拉满的弓弦。
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商开始转向中东市场,用他们的话说"宁可少赚点,也比压着货强"。
墨西哥意外成为这轮贸易动荡的受益者。该国经济部数据显示,8月以来制造业外商投资激增42%,主要来自转移产能的亚洲企业。但这种繁荣背后藏着隐忧,当地基础设施已出现超负荷运转的迹象。
国际贸易专家指出,当前困局让人想起1930年代的斯姆特-霍利关税法案。当年那场贸易战导致全球贸易额缩水66%,这次各国显然要吸取教训。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上传出消息,多国正在酝酿新的货币互换协议来对冲风险。
全球产业链早已你中有我,密不可分。加征关税就像往自家水井里投毒,最终喝到苦水的还是普通百姓。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,远不如老百姓菜篮子的分量实在。这场没有赢家的较量,该到收场的时候了。
网上炒股配资公司,配资炒股公司平台,合法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